《哪吒2》“饺子导演”开启带货,抖音高层震怒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5-02-21 08:54

魔童闹海,高仿号降世

作者 I 清清

2025年春节档的大爆款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(以下称《哪吒2》),大家都看了吗?

自《哪吒2》上映以来,这部“国产动画之光”不断打破各项记录,在之前已问鼎中国电影票房历史排行榜的基础上,《哪吒2》现在又以121亿票房杀入全球影史前十。

而且据新华社报道,《哪吒2》或许在今日内就可以超过《头脑特工队2》,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《哪吒2》的爆火,导演饺子(本名:杨宇)的名字也成为了全网关注的焦点。

然而就在近几天,不少网友发现,在又一力作创下中国电影史票房纪录之余,“饺子导演”竟然也不能免俗,开始在抖音上收割流量、带起货了?

据多家媒体报道,前不久,抖音平台突然涌现出了数十个“饺子导演”的账号。

这些账号或是在简介中自己认证是“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导演”,或是发布“饺子导演正式入驻某某平台”“杨宇小号,感谢支持”之类的信息,便成功借着《哪吒2》的热度,让账号的粉丝量飙升至数十万。

然而事实是,《哪吒2》的导演饺子仅仅注册了微博账号,并未入驻抖音、快手等其他平台,这一批名为“饺子”“饺子导演”“饺子(杨宇)”的账号,都是他人仿冒的。

图源:青年报

图源:青年报

这样的起号方式暴力但有效,在靠着《哪吒2》和导演饺子引流成功后,这些账号的运营者便迅速并挂上商品链接,开启带货变现。

据了解,某高仿账号粉丝量达41.2万,单日通过直播打赏、带货橱窗销售电影周边等渠道收入便超过6万元;

还有一账号单日涨粉13万后,当晚就以6万元的高价出手,而买家接手后却遭遇网暴,最终掉粉3万,评论区只剩下“6万块买了个教训”的嘲讽。

从吸粉到带货到卖号,一套“变现连招”堪称丝滑。

彼时,在假冒账号的评论区,有不少网友自发“打假”,在谴责有心人为蹭热度毫无底线的同时表示:“《哪吒》传递的是反抗命运的精神,而这些账号却在利用信任割韭菜,简直是对电影的亵渎。”

不过,也有网友指出:“高仿号能火,恰恰说明观众对导演的期待——大家渴望与创作者直接对话,但平台和片方却并未提供官方渠道,这才让骗子钻了空子。”

面对这般假冒他人身份、收割流量牟利的乱象,抖音显然无法坐视不理。

2月17日,抖音集团副总裁李亮在微博平台发文,回应了近期网上出现多个饺子导演高仿号的情况。

据李亮表示,随着哪吒电影的爆火,各个平台上都出现了仿冒导演杨宇的账号,2月7日至今,抖音已累计回查处置400余个仿冒导演杨宇的账号,对新增仿冒行为仍在持续回查及拦截中。

图源:@抖音集团李亮

图源:@抖音集团李亮

而具体的打击限制手段,抖音方面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,对仿冒账号进行重置清空账号资料、限制用户修改资料、限制投稿权限、直接封号等处理。

而在评论区,当有网友询问起卖号变现传闻的真实性时,李亮也表示:违规账号没有实际价值,一般很快就会被处置,抖音不允许账号交易。

图源:@抖音集团李亮

图源:@抖音集团李亮

有了官方的亲自“打假”, “导演饺子在抖音带货”的风波这才逐渐消停,然而必须承认的是,高仿号的泛滥绝非偶然,在电商天下看来,它是流量经济野蛮生长的必然产物。

简单来说,这种通过仿冒他人起号的“寄生式营销”,其背后的逻辑无非三点:借势、吸睛、变现。

首先,账号与热点IP和热点人物绑定,降低引流成本;其次,用争议性内容激发互动(如“导演小号”“导演亲自剧透”),最后再亮出最终目的——通过带货、卖号、打赏等方式快速套现。

这种“寄生模式”成本极低、收益可观,甚至催生了专业的“养号—卖号”黑产链条,而即使平台方面表态过“不允许账号交易”,但事实就是,有心人总能钻到空子,而审核机制也总是“慢半拍”。

高仿号的疯狂,不仅暴露了平台的漏洞,更折射出流量经济下人性的贪婪与盲从。

毫无疑问,多个仿冒的“导演饺子”已经为所有人提了个醒。

对于平台而言,需升级AI识别技术,对昵称、头像、简介中的关键词实时拦截;同时,建立名人认证绿色通道,压缩高仿号生存空间。

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追随热点无可厚非,但在“追风”的同时,亦需要擦亮眼睛,认准蓝V,谨慎下单,别让情怀成了韭菜的养分。

《哪吒》系列的成功,源于其对“打破偏见、逆天改命”主题的深刻诠释。而高仿号事件,恰似一面镜子,照见了流量时代的浮躁与功利:有人为利益冒充“改命者”,有人因轻信成为“被割者”。

或许,真正的“魔童精神”不该只存在于银幕上——它应是一场对虚假流量的反抗,一次对创作尊严的捍卫,以及所有参与者对健康生态的共同坚守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,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,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。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