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手史上最佳现金流的背后:AI驱动裁员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5-01-01 11:35

可以说,近两年来,AI(尤其是生成式AI)的迭代日新月异。

星空君一直说,AI没有护城河,像OpenAI发布的技术,用不了一年甚至半年,其他团队就基本能跟上。

AI的底层是堆人力和烧钱,在技术路线既定的情况下,中国是除了美国最不缺高端技术人才和资本的国家,所以中国的AI追的很紧。

甚至在很多领域,中国的AI已经做到了局部领先。

年初OpenAI发布Sora演示视频的时候,让很多人感慨中美差距又加大了。

然而搞笑的是,快手的可灵正式发布了,Sora还在内测;字节的即梦都开始收费了,Sora还在内测;腾讯的混元直接杀死了比赛:发布了开源版本。

国产AI视频的真实使用效果都不逊于Sora演示效果(其实是精修版),Sora已经没有发布正式版的必要了。

星空君成为可灵的第一批用户,对试用效果非常满意,很多从事AI创作的朋友正在重度使用可灵,创作了大量的AI视频作品。

当然,并不否认OpenAI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,但这个领先并没有代差。

在和某业界头部大厂的开发人员交流过程中,星空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:未来AI是类似云计算的底座,资本退潮后,靠收月租费的模式连电费都赚不出来,现在的绝大多数AI大模新都会死掉。    

一、可灵的商业模式并不明朗

在快手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,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表示,可灵AI自问世以来,升级迭代了十余次,目前服务用户已超500万,累计生成5100万个视频,超1.5亿张图片。可灵AI的用户留存也逐月提升,在9月实现了月活超150万。程一笑表示,目前可灵AI的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人民币。

目前可灵的商业模式比较简单,生成视频需要“灵感值”,而灵感值默认有限,如果需要更多视频创作机会,需要购买。

图片

这种模式和OpenAI的月租模式如出一辙,但AI视频和AI对话的受众群体有一个很大的区别:大部分用户尝鲜完了很难沉淀成付费用户,只有以创作AI视频为爱好甚至职业的用户才会转化。

从可灵仅有150万月活来看,也证明了这个论断。

未来可灵的月活会越来越高,只不过会有一个上限。一方面,越来越多的AI视频平台会分流用户,尤其是免费的开源模型对付费模式的冲击;另一方面,全民创作AI视频并不现实。    

同时,可灵的研发、迭代升级都需巨额的资金,无论是人员还是算力,都需要大量的投入。

快手寄希望于企业用户,推出了可灵API接口。

图片

企业用户这条路线有没有成功的可能呢?

举个例子,星空君负责一个企业级的AI应用项目。因为涉及到企业机密,并没有选择通用的大模型的API接口,而是选择了开源大模型在本地服务器运行。    

腾讯为什么开源混元?

因为它看到了阿里开源通义千问(qwen)的甜头,获得了全球AI开发者的推崇的同时,还收获到了企业用户。

很多有视频创作需求的企业(如广告公司)必然有保密的需求,恐怕不太想把自己的视频产品放到别人的服务器上,反而是开原模型更有前景(却不赚钱)。正是如此,星空君认为未来AI底座大概率会捆绑云资源搭售。

可以说,可灵当前的商业模式并不明朗,如何盈利还是个未知数。

二、华丽现金流的背后

2023年年报中,公司首次实现了全面盈利。同时,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创下了208亿的史上最高。

2024年的三季报更上一层楼,三季度营收311.3亿元,同比增长11.4%;经调整净利润39亿元,同比增长24.4%。

前三季度,该公司营收915.14亿元,同比增长13.1%;经营利润为110.19亿元,同比增长292.3%。

快手迎来了日活破4亿人的重要里程碑,平均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5.4%达4.08亿人,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4.3%达7.14亿人,二者均创历史新高。

公司三季报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高达211亿元,可以预计公司足以交出一份非常华丽的年报。    

图片

数据来源:iFind

财报华丽的代价是什么?

图片

数据来源:iFind

结合三季报,2021年以来,公司营收规模快速扩张,但管理费用是下降的。

这不太符合常理,对于科技类公司来说,管理费用的构成大头通常是工资。

快手已经用AI重构全部业务流程,星空君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业余爱好,都在重度使用AI,深知这背后必然会有员工优化。

尤其是美工设计、代码开发方面,AI可以替代很大工作量。

星空君翻阅了公司近年来的财报,2023年,快手约有2.64万名全职员工,相比于2022年的2.54万名,增长了3.94%。

到了半年报,截至2024年6月30日,快手拥有约2.46万名全职雇员。短短半年,减少了约0.18万人。

原来员工就是那个代价。

不仅仅是普通员工,一些高管也受到影响。

据报道,近期快手社区科学线推荐架构负责人任恺于近期离职。

此前短视频业务负责人袁帅、多媒体内容理解部负责人王仲远、首席音视频架构师刘岐、大模型Agent技术负责人付瑞吉、推荐算法负责人宋洋等都已离职。

三、存量时代的博弈

QuestMobile最新数据显示,短视频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突破10亿,达10.26亿人次。反映人们对快速直观信息获取方式的偏好。

其中抖音和快手表现突出,共占市场近七成用户时长份额。月人均使用时长59.7小时,相当于10亿人平均每天刷2小时短视频。    

从数据上不难发现,绝大多数用户都在重度使用短视频APP,人的用眼时间是有限的,传统的图文类APP已经被时代抛弃。

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,新增人口的放缓,短视频APP的增量也接近了极限。对于快手来说,成长的逻辑也从增量竞争变成了存量竞争。

在市场已经形成大致均衡的情况下,快手可能更倾向于向内挖潜增效,

那么从资本的视角,不同的成长方式,估值是完全不同的。